2025年10月18日,世界“诗舞音画”艺术雅集在杭州良渚成功举办。活动采用“雅集”这一中国流传千年的文人雅士对话方式,以“文明印记·绘叙共生”“玉路通衢·桥接寰艺”“薪传融新·艺脉延续”三幕为递进脉络,邀请来自中国、西班牙、尼日利亚、新西兰、巴西、新加坡等近三十个国家的艺术家与文化学者相聚良渚古城,通过主题表演、文明对话、共创展演等多种形式,实现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以“诗舞音画”艺术雅集共绘文明互鉴新画卷。
格林纳达旅游、创意经济和文化部首席文化官凯尔文·雅各布在致辞中指出,艺术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美是不同文化交汇联结的纽带,文明共生不是消弭差异,而是歌颂差异,实现和谐共处,应以文化活力为进步标尺,让艺术家成为和平缔造者。他称赞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既珍视自身文化遗产,更通过各类交流活动,为全球搭建文化对话平台,通过这些交流,不仅开拓了新的艺术形式,更收获了相互尊重与友好合作。
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主任张维国在致辞中表示,良渚古城遗址镌刻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密码,浙江大地孕育着“诗画江南”的独特气韵,这里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缩影,也是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的重要窗口。此次活动,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邀请了各国艺术家相聚在良渚展开双向交流、共创表演,凝聚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这既是一场跨越文明的艺术对话,更是一次文旅融合的有益探索。中心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搭建中外艺术家创作互动、思想碰撞的平台,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成长。
“文明印记·绘叙共生”:溯文明本源,筑对话根基。雅集以埙独奏与舞蹈《陶问》启幕,展现文明起源的深邃印记。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与中国、埃及、希腊、西班牙等国艺术家围绕“古老文明基因与当代文艺创作”深入探讨,达成“文明形态虽异,但文明源头共生”的共识。西班牙诗人胡安·卡洛斯·梅斯特雷与中国诗人赵四双语朗诵《水与火的交响》,法国小提琴家齐德·佐拉里以琴声伴奏,用音韵诗画诠释文明共生之美。
“玉路通衢·桥接寰艺”:承本源认知,拓联结路径。第二幕以瓯乐《山水引乐》传递中国传统音乐的雅致韵味。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吴钊与缅甸、美国、希腊、尼日利亚、爱尔兰五国艺术家聚焦“艺术如何扮演现代‘丝绸之路’角色”,分享各国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经验。新西兰歌手凯·米歇尔将毛利族歌曲与中文经典《月亮代表我的心》创新融合,以熟悉旋律传递“艺通人心”的温情,让文明联结从理念落地为生动实践。
“薪传融新·艺脉延续”:循实践联结,助传承发展。第三幕由杭州电视台主持人陈永馨与来自新加坡、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菲律宾五国的艺术家就“全球化下文化根脉守护与传承”展开对话,主张“保护传统绝非故步自封,需在尊重本源的基础上推动当代转化与创新”。对话尾声,巴西歌唱家图利帕·鲁伊斯热情演唱,以充满生命力的艺术表达,展现文化传承中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为整场雅集画上兼具传承与创新的句号。
世界“诗舞音画”艺术雅集以“美美与共,文明共绘”为主题,以诗传情、以舞表意、以音共情、以画述心,通过艺术这一“无国界”的语言实现跨文化的理解与交融,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活动期间,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组织艺术家分别赴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参访交流,共创表演,既搭建了中外艺术人才互学互鉴的桥梁,更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深度对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