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国庆之际,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官网推出“我的中国故事”专题,设置“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看中国”“我与中国的故事”三个主题栏目,通过15个国家的20位海外汉学家代表们的视频发言,分享他们对中国成就、中国文化、中国与世界关系等方面的认识理解及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展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点击链接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
来自英国、哥伦比亚、尼泊尔、泰国的5位相关领域汉学家围绕他们心目中的中国黄河与黄河文化、中国大运河与运河文化,介绍本国河流文化的保护传承经验,体现出对新时期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这一主题的关注与认同。
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国王学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谈中国大运河
我与中国的故事
每一位汉学家都有一个与中国结缘的精彩故事。作为汉学研究的中坚力量,青年汉学家为民心相通贡献了力量,成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在“我与中国的故事”主题中,青年汉学家们详细介绍了自己与中国、中国文化的溯源,叙述了自己如何走上学习中文、研究中国的道路,从不同侧面讲述了一个个丰富鲜活、多姿多彩的生动事例,展示了青年汉学家们对中国人民、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深厚情感。
伊朗德黑兰大学中文系教授好麦特讲述“我的中国故事”
看中国
来自英国、尼泊尔、巴西等国的8位海外汉学家与国际友人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等话题用外国学者的话语阐述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表达了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支持与祝愿,展现国际友人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美好寄语和深切期盼。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洪秀萍(菲律宾)谈中国发展成就
友情链接